近日,在吉尔吉斯斯坦的首都比什凯克,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三国的能源部长,签署了在吉尔吉斯斯坦的纳伦河上共同建设“坎巴拉塔一号”(Kambarata-1)项目的路线图。各方对于项目的主要条款达成了一致,并规定了及时投产的后续步骤。各方强调,项目实施应公平,对所有参与国都有利。
哈吉乌三国能源部长签署路线图
该项目包括建造一座米高的大坝,以及一座装机容量为兆瓦的发电站。建成后,该水电站蓄水量将达到54亿立方米,年发电量也可以达到56亿千瓦时。该站将成为吉尔吉斯斯坦最大的发电站,不仅可以为中亚国家提供电力,还可以稳定供水。目前,该项目的准备工作,包括一些道路、桥梁、电线、施工场地已经开始建设,预计在年之前开始更全面的建设,预计在年之前让第一台机组投入运行。
值得注意的是,这处水电项目,只是多年来纳伦河沿岸的几个水电项目之一。此前建好的一连串水电站,都是在苏联的帮助下建造的。不过,这次中亚国家的合作中,却少了俄罗斯这位“老大哥”的身影。实际上,纳伦河地区的第一个此类水电项目早在年就开建了,但由于年苏联解体停止施工。到了年,俄罗斯接受了该项目,并承诺提供资金,但实际上根本没把心思放在这上面。到了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后,就更是把该项目忘在了脑后。
中亚国家一处水电站
与此同时,吉尔吉斯斯坦还翘首以盼“坎巴拉塔一号”项目建成后,自己能摇身一变,成为一个电力出口大国,扶持国内脆弱的经济。但俄罗斯的新水电站从未建成,投资也没有流向吉尔吉斯斯坦。在年底,吉尔吉斯斯坦时任总统阿坦巴耶夫,曾公开质疑俄罗斯的承诺。
他在年终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不喜欢未完成的建设项目,人应该是现实的。我们都看到了俄罗斯的经济状况,并没有在上升,而且由于客观原因,关于水电站建设的协议不可能由俄罗斯执行。”从这样一番话,可以看出吉国的愤懑与不满。终于在年,吉方终止了与俄罗斯在该项目上的建设和运营协议。
值得注意的是,位于下游的乌兹别克斯坦,也一度反对该项目。乌方担忧,如果在上游建造大坝,会威胁到该国的供水,此后每年的蒸发量,会减少锡尔河可用于灌溉的流量。而且,大坝产生的电力,如果出口到阿富汗等南部国家,也会损害乌国的电力出口市场……
此前乌吉双方一直缺乏解决这一问题的政治意愿。但可以看出,在10年后的今天,中亚的形势已经变了。俄乌冲突一爆发,中亚国家再看彼此,看到了更多的共同利益。中亚也愈发意识到,为了拯救他们的经济免于崩溃和孤立。多元的外交政策是他们基本经济繁荣的必要条件。于是在没有俄罗斯主持局面的情况下,各方也对出现分歧的项目,坐下来谈判并且达成一致。这说明,俄罗斯在中亚的软实力正在消退。中亚逐渐远离越来越衰弱的俄罗斯,是一个自然过程。
普京出席去年在阿斯塔纳举行的独联体领导人峰会
中亚五国近半年来的行动,足以说明这种迹象。尽管与俄罗斯有着重要的经济和政治联系,但它们都没有在俄乌冲突中站在俄罗斯一边。所有国家都遵守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不想受到二次制裁的风险。没有一个中亚国家承认俄罗斯对乌领土的公投。
俄罗斯最大的问题是政治上放不下苏联的架子,不愿意承认自己实际的国力。找准自己的定位,简单说就是有自知之明。不过,中亚与莫斯科的经济联系,也不会在一夜之间消失。乌克兰危机,对中亚是危中有机,俄罗斯势力回撤或是减弱后,对于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合作也有帮助。俄罗斯一走,那就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了。这场战争使俄罗斯从地区国家的重要合作伙伴变成了一个有害的邻国,俄罗斯只能怪自己。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dehekea.com/csjj/11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