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路宁
摄影:MichaelWu、张路宁
最近大家关心起豹子来,那么就从我的实际经验来讨论一下:豹子咬人吗?能当宠物养吗?
先梳理一下这个问题,豹子是说什么豹子?
花豹篇
如果说的是花豹,不用展开讨论了。花豹极具攻击性,体型较大、力量强,而且心狠“爪”辣,是不能当宠物养的。
在纳米比亚有花豹出没的地方,会竖起警示牌——小心花豹!而且养着花豹的动物保护基地,都是如临大敌,有着多重保护措施,防止花豹外逃。即使这样,还发生过花豹跳到隔壁区域咬死猎豹的事件。
什么?你问金钱豹?!金钱豹就是中国民间对花豹的俗称,因为豹身斑点很像铜钱,故而得名(而且这名字很吉祥)。那个某地动物园溜出来的,就是金钱豹啦。据说还是未成年的,攻击性会较低,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那么遇到花豹怎么办?没办法,凉拌!打不过、跑不掉,所以最好不要遭遇花豹。万一遇到了,就只能低调,毕竟人类不在花豹的食谱范围内,它一般也不会主动攻击人类。此时一定要耗子尾汁,最好和猎豹井水不犯河水。
猎豹篇
如果说的是猎豹,那我可就不困了,要求站起来说几句。
先来自我吹嘘一下:我曾在纳米比亚野外徒步追踪过猎豹,并近距离观察过猎豹捕猎;也能身处猎豹群中,把血淋淋的肉块递到猎豹嘴里;协助参与过受伤猎豹救援;甚至,还搂着猎豹打过瞌睡……
别看我一副得意洋洋的神态,可要是在纳米比亚就没法这样聊天了。那里的猎豹是会被养在后花园里,出现在饭桌旁的。
在纳米比亚的很多动物保护基地、酒店、农场,游客能够很容易地近距离接触到猎豹,当地人早就习以为常,就如同多年前古埃及的拉美西斯二世和猎豹同住一样。
自古以来,猎豹就常常被当做宠物,可这并不意味着猎豹就没有危险。虽然从小就在家中饲养的猎豹通常不会攻击熟悉的人,但猎豹本身并不是善男信女。所以,即使在拥有世界上最多猎豹的纳米比亚,事实上也没人真把猎豹放在家里当宠物养。传说中的那些富豪豢养的猎豹,通常也是有专人管理,仅供炫富之用。来说个亲身经历吧(太过惊险,无实拍图)。在纳米比亚某动物保护基地,有个很受欢迎的游客项目,可以打开铁丝网,走入属于猎豹的地盘,看管理员给猎豹喂食。这些猎豹在这里已经生活多年,我也已经和它们接触很多次了,觉得完全不会有问题。结果还是出事了!
一次,我和几个朋友照常走了进去,大家三三两两地散开和猎豹玩起了自拍。我突然看到一头猎豹慢悠悠地站了起来,前爪从背后搭上了20岁姑娘的肩膀。吓得我一激灵,这可是猫科动物发起致命攻击的前兆,我立马朝着他们飞奔过去。
那头猎豹显然也不太习惯这个状态,动作犹犹豫豫、非常迟缓。然而本能占了上风,它一扭头就往咽喉处咬了下去。还好,姑娘穿的是连帽卫衣,猎豹明显不熟悉这玩意儿,一口咬住了帽子撕扯起来。我用拳头猛砸猎豹眼睛,可它躲闪着不松口。管理员冲过来拽猎豹,它扭动反抗着,还是不松口。
我只能帮姑娘迅速脱下卫衣,拖着她离开。一边还要故作镇静,要吓傻了的其他人离开,但是不能跑,要慢慢往后退,以免其它猎豹有过激行动。幸好其它几头猎豹也被吓傻了,呆呆地看着,完全没有要参与的想法。
姑娘被猎豹爪子挠伤了背部和腿,要打破伤风和狂犬疫苗;管理员也挂彩了,要做伤口处理;我很惭愧——完好无损,只需要喝一杯压压惊。(说句题外话,这位上海姑娘非常棒。自始至终很镇定、坚强,事后没有一句抱怨,依然喜欢野生动物、喜欢猎豹。)
野外面对面,你打算怎么对付猎豹呢?
转身狂奔?猎豹可是陆地上的速度之王,追上你也就是一眨眼的事。
飞身上树?猎豹也会,而且相信我,它比你拿手。
大喊大叫?你是打算激怒猎豹咯?!
倒地装死?呃,反正我不打算这么干。
其实,猎豹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虽然有上面那个亲身经历,我还是要说“一般不会”,那次是“二班”的)。
所以
1
不要盯着猎豹的眼睛,这在动物来说是一种挑衅,用相机近距离对着也不行,相机镜头会被认为是个水汪汪的大眼睛。
2
不要转身背对,猫科动物的习性就是从背后发起攻击。
3
不要跑,面对猎豹慢慢往后退。反正跑不过,就不要激发起猫科动物追逐猎物的本性了。
4
别往草丛灌木丛里跑,尽量往开阔的平地上去。在开阔地便于观察周边,以防还有别的猎豹在周边,况且猎豹在草丛里也比你跑得快。
5
控制情绪,不要过于紧张,它们能看出你的紧张,从而知道谁是弱者。
海豹篇
嗯,理论上似乎可以当宠物养,但是技术上有些难度。
哈哈,关于这种“豹”的故事,建议看纳米比亚旅游局上一期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dehekea.com/csjj/7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