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温得和克 >> 城市交通 >> 正文 >> 正文

中国铀矿之父南延宗先生

来源:温得和克 时间:2023/4/4

幅员辽阔的中国一度被认为不存在铀矿,而有一位地质学家,却在自己短暂但勤勉的地质生涯中身体力行地粉碎了这一谣言,他就是“中国铀矿之父”南延宗先生。

聪慧优秀“借”名求学

年,南延宗先生出生于清朝末年浙江乐清南氏家族,此时还叫南蒋康,是家族中第二十五代传人。幼时父母双亡,留给他两个兄弟,家庭的重担都挑在他的身上。

南延宗先生天生就聪慧,善于学习,小学时成绩就很优秀,没有毕业的时候,就借用同学蒋土淦的文凭去考试,居然还真考上了温州省立第十师范学校。之后“蒋土淦”继续读了三年,就去考南京中央大学的地质系。

因为没有文凭,他只好借着已故同学何延宗的毕业文凭参加考试,被南京中央大学录取。当时的南京中央大学,就是现在的北大清华,于是他就以何延宗的身份去读了大学。

直到年,他以归宗名义恢复了南姓,沿用延宗这个名字,改名南延宗,三次更名都是为了跳级就读,堪称天才。

南京中央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中央实业部地质调查所。之所以选择地质专业,据说是跟他崇拜徐霞客有关,他羡慕徐霞客能够游遍祖国名山大川,决定为中国地质学奉献自己的青春。

游踪遍布发现铀矿

这位近代徐霞客,将自己地质调查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对于找矿,南廷宗先生似乎具有超常天赋,被誉为当代“石伯乐”。

年,他进入北平地质调查所工作,从事地质方面的研究,小有成绩,其中,他所著的《地质图上火成岩花纹用法之商讨》一文相当经典,即使是今天,全国的地质图专著也基本会引用此文作为参考。

年,他远赴福建调查地质,足迹遍及宁德等十个县发现了境内矾矿和铝矿。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也没有停下脚步,在中国的西南部发现中国矿石分布,在云南第一次发现铝矿等重要矿产,为抗战时期中国地质界获得众多成果。年,他被中国地质学会授予“赵亚曾先生纪念奖金”。

年5月,他又在广西展开地质调查。在广西钟山县一个废弃的锡钨矿口上,他看见很多鲜艳的黄粉末状东西,当时怀疑为钒钾铀矿,其旁边的红色者可能是钒铅矿,当即用小刀刮取少许,继而他又看到有黑色者和黄色者附生一处,极似沥青铀矿,便刮少许带回桂林。后来他邀请吴磊伯先生与他一起应用显微化学分析、定性分析比较法、放射性试验之照片感光法以及显微镜光性鉴定等手段,最终确定为磷酸铀矿、脂状铅铀矿和沥青铀矿。

这一发现引起了全国地质界的极大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dehekea.com/csjt/10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