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温得和克 >> 城市交通 >> 正文 >> 正文

每日一题丨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练习

来源:温得和克 时间:2021/3/19
北京市中科医院好不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5112777.html

23

星期二

年12月

坚持是一种信仰,不是看见了才相信,而是相信了就会看见。

一日一签

高考倒计时:天!

——《艺联日报》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各温度带的和作物熟制

1、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在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其终年气温和降水较稳定,季节变化小,分析如下:

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降水往往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具体分析如下:

3、考点: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全球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和内陆降水少。

全球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气压带和风带的判读

读纬线,辨气压带和风带

(1)0°纬线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

(2)30°纬线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3)60°纬线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4)90°纬线附近为极地高气压带。

(5)0°~3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信风带。

(6)30°~6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西风带。

(7)60°~9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极地东风带。

专题练习

纳米比亚地广人稀,其西部沿海的纳米布沙漠,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干燥的沙漠之一,其海岸地区常常形成浓厚的难以散去的海雾,但却无法形成降水。此海岸西部经常出现“倒沙入海”现象。纳米比亚沙漠腹地的辛巴族仍然保存着较原始的生活方式,辛巴人终年不洗澡,也从不穿上衣,代之以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上、头发上,被人们称为“红泥人”。

(1)分析纳米比亚沿海浓雾多而不散的原因。(6分)

(2)分析当地沿岸“倒沙入海”景观形成的主要成因。(8分)

(3)从适应环境角度简述辛巴族人将红土涂抹在身体上的原因。(8分)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选择题用)

1.略2.略3.略

老许解牛

解题关键:①纳米比亚海岸地区常常形成浓厚的难以散去的海雾,但却无法形成降水。该地区位于热带地区,蒸发旺盛,海洋水汽较多。沿岸有本格拉寒流经过,水汽经过沿岸寒流流经洋面时,受冷凝结成雾。从纬度看,该地受副高下沉气流影响,风力较弱,所以沿海浓雾不易扩散。

②该地是热带沙漠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干燥的东南信风影响,降水少。沿岸寒流降温减湿作用,使沿海形成直逼海岸的沙漠,为“倒沙入海”提供了重要的沙源。受东南信风控制时,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风将沙子吹送到西部沿海,形成“倒沙入海”这一景观。

③在身上涂抹红泥的目的是抵御烈日暴晒,避免烈日直接晒皮肤。该地晴天多,昼夜温差大,红泥可以封闭毛孔,起到保暖作用,抵御夜晚低温。红泥还能防止蚊虫叮咬,同时通过擦红泥可以除去身体上的污物。

参考答案

(1)该地区位于热带地区蒸发旺盛,海洋水汽较多;水汽经过沿岸寒流流经洋面受冷凝结成雾;副高下沉气流(风力较弱)使得雾不易扩散。

(2)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干燥的东南信风影响,降水少,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沿岸寒流减湿作用形成直逼海岸的沙漠,为“倒沙入海”提供了重要的沙源;东南信风将沙子搬运到西部沿海,形成“倒沙入海”这一景观。

(3)抵御烈日暴晒;红泥可以封闭毛孔起到保暖作用(抵御夜晚低温);防止蚊虫叮咬;通过擦红泥可以除去身体上的污物。(任答3点)

地理学科是非常有趣的

宇宙天文,包罗万象。

许老师于此邀请同学们

一起探索地理学科的奥妙!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dehekea.com/csjt/58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