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温得和克 >> 城市历史 >> 正文 >> 正文

远离繁华都市,独享一人风景,此地炎热至极

来源:温得和克 时间:2023/4/5

哈喽大家好,我是小编港生,今天由我带领大家游玩吐鲁番最著名的景区—火焰山

吐鲁番市高昌区火焰山南面,世界文化遗产高昌古城边上有两个乡,是二堡乡和三堡乡。二堡维吾尔语名为哈拉和卓,是伟人的意思。三堡维吾尔语名为阿斯塔纳,是首府的意思。二堡、三堡是内地的地名叫法。有谁知道高昌区二堡、三堡地名的来历呢?为什么会在这里出现内地地名叫法呢?

这还得从额敏和卓说起。

额敏和卓(年—年),清朝乾隆时期新疆吐鲁番的维吾尔贵族,世居鲁克沁地方。是清朝时期吐鲁番地区的统治者,维吾尔族的民族英雄。

康熙五十九年(年),清军西征准噶尔部,进军至吐鲁番,额敏和卓脱离准噶尔部,率众归顺清朝。雍正十年(年),为了躲避准噶尔部的报复,他率众东迁甘肃安西瓜洲。乾隆二十年(年),在随清军西征准噶尔后,于乾隆二十三年(年),又随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由于立功较多,被封为郡王。

17世纪,准噶尔贵族逐步统一卫拉特各部,盘踞天山南北,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这一势力与清廷对抗,并多次侵扰南疆和吐鲁番盆地。额敏和卓的祖、父都是吐鲁番地区的宗教首领,到额敏和卓这一代迁居鲁克沁。在清军进入吐鲁番之前,额敏和卓曾担任地方行政长官,而家乡鲁克沁的地方事务则由两位兄长掌管。准噶尔部头目噶尔丹的侄儿策妄阿拉布坦继承王位后,大肆扩张,控制喀什、哈密,甚至袭占西藏拉萨。为报复额敏和卓曾拿出粮食支援清军,他出兵攻占鲁克沁,残酷杀害额敏和卓的两位兄长,逼迫当地居民迁往乌什。额敏和卓聚集力量夺回了统治权,康熙五十七年(年)到次年(年),额敏和卓当时是皮禅城的伯克。

康熙五十九年(年)七月清军来到吐鲁番时额敏和卓率余名部下归顺清王朝。雍正八年(年),在一次抗击准噶尔军队的进攻时,额敏和卓率领鲁克沁城的维吾尔族群众配合驻守清军,坚守该城40余天,不但击退了余名敌军的多次进攻,而且还“杀死贼人余名,带伤者甚多”。不久,增援军队到达,额敏和卓及维吾尔群众老幼男妇倾城出动迎接,敲锣打鼓,唢呐声声,欢声震地,欢庆取得抗击准葛尔军队的重大胜利。

雍正十一年(年),清政府为了保边安民,避免准葛尔的侵扰,决定额敏和卓率部万余人迁居安西瓜洲垦荒种田。为奖励吐鲁番维吾尔群众的这次迁居行动清政府特封其首领额敏和卓为“扎萨克辅国公”。把维吾尔群众按内地建制分五堡安置,并配发了必要的生产生活物资。

乾隆十九年(年),乾隆帝认为额敏和卓熟悉敌情,勇敢能战,便命其统带瓜洲等地的维吾尔人余名,远征伊犁,加入讨伐达瓦齐的行动。对于额敏和卓在征讨中的突出表现,清政府十分满意,特发上谕“加封扎萨克辅国公额敏和卓为镇国公”。

乾隆二十年(年),新疆局势稳定,额敏和卓奏报清廷批准后率众返回吐鲁番。也把安置地地名二堡、三堡名称带回了吐鲁番。那么有人会问,五堡中一堡、四堡、五堡地名怎没有呢?我没找到相应佐证资科,我分析,可能首先是不需要那么多地名,另外当时在甘肃安西瓜洲二堡、三堡是最主要的两个地方,维吾尔语意地位又很高,从地点到语意又邻近,所以额敏和卓率众返回时保留了这两个地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dehekea.com/csls/107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