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的中国之旅已经成功地完成了,但是它带来的冲击还没有散去。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回国后,普京对中国高层领导发了一份电文,并表示,此次访问给他带来了难忘的回忆。
普京感谢中国热情、体贴的招待,他深信,这一对话将推动莫斯科同北京建立全方位的战略伙伴关系,深化双边、地区乃至全球问题的密切合作。
王毅外长在上合组织阿斯塔纳外长会谈间隙会见了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
王毅表示,中国愿意按照双方领导人最近达成的一致意见,同俄罗斯一起纪念两国外交75周年,并表示愿意继续加强两国的联系。
为此,王毅外长提出了两点意见。首先,中俄两国要积极筹备新一年的双边交往,不断加强相互扶持,夯实友好合作基础,维护中、俄周边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其次,要努力建立一个团结互助、互利共赢的上海合作组织,推动世界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和理性的轨道迈进。
俄罗斯外长表示,俄中外长最近就上海合作组织扩大问题交换了意见。两个国家都承认,这个组织在地区和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在不断扩大。
该报告着重指出,鉴于美国和盟友在亚太地区结成敌对阵营、并在该区域内部署武器以破坏该地区局势的挑衅性行动,已就此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和交换看法。
由于俄罗斯逐渐成为俄乌战争的主角,而美国和它的西方盟国接连几次对乌克兰实施的经济制裁却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这令他们深感沮丧。
因此,他们把怒火转移到了中国身上。西方人的想法很简单:假如中国不和俄罗斯做生意,俄罗斯怎么可能维持到今天?
但是,有一个重要的现实却被西方忽略了。俄罗斯拥有大量的自然资源和广袤的领土,不可能通过一场小范围的军事行动来撼动它的基础。
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他们以为只要把俄罗斯从它占支配地位的国联中踢出去,俄罗斯就会向它低头,要求解决问题。
但事实却不是这样。俄罗斯凭借着庞大的资源,对自己的营销策略进行了调整,拥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根本不需要担心被抛弃。
在中国的帮助下,俄罗斯确实过上了比较舒服的日子。即便没有中国这个大市场,俄罗斯也许会遇到一点麻烦,但是它还没有那么容易被拖下水。
所以,从逻辑上讲,西方不能把对俄罗斯的分歧之恨转移到中国身上。
俄乌大战,世界各国大多采取了中立态度,而西方则过分关心中国,很大程度上是担心这种非直接的对抗并没有削弱俄罗斯,反而让中俄之间的联系变得更为密切。
近年来,美国以“涉俄”为名,不断向中国施压,阻碍中俄两国的正常交往。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耿爽在与美国的对话中坚决表示:"中国有权同全世界所有国家,其中,包括俄罗斯,开展正常的经贸活动,不应该受到任何外部干涉或损害。"
耿爽还敦促美国结束对中国的攻击,侮辱和诽谤,以及对中国企业的单边制裁和不合理的压制。
纵观最近几年世界局势的变化,中俄之间的密切战略同盟关系越来越重要,既有利于双方共同的根本利益,又受到广大民众的普遍拥护。
中美之间的合作不仅是应对西方霸权的一项战略需求,也是中美两个国家保持自己的安全和促进国际政治制度的民主。
中国与俄罗斯在国联等国际组织中表现出了一致的诉求与相互间的互信。中美两国在解决区域和世界问题上的观点是如此的相近,以至于外界的干涉都不能对其产生任何的影响。
中俄两国保持良好的合作,并保证两国的友谊和稳定,无疑是对抗居心叵测的最有力的回击。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dehekea.com/csls/11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