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6月1日“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比昨天下降0.15个点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6月1日“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65,比昨天下降0.15个点,“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79,比昨天下降0.19个点。截至今日14:00时,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4.93元/公斤,比昨天下降1.1%。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平均价格为4.16元/公斤,比昨天下降0.2%;重点监测的6种水果平均价格为6.61元/公斤,比昨天上升0.2%。
商务部:上周30种蔬菜零售均价环比下降0.7%,连续3周累计下降4.1%
商务部监测,5月24日至30日,30种蔬菜零售均价环比下降0.7%,连续3周累计下降4.1%。其中,南瓜、辣椒、冬瓜、生菜、洋葱价格降幅居前,环比分别下降4.3%、3.7%、3.7%、2.2%和1.9%。露地蔬菜上市量加大,市场供应充足,预计后期蔬菜价格波动下行。
中国科研人员揭示水稻基因组中的“隐藏”变异
我国科研人员采用第三代基因测序技术,揭示了水稻基因组中的“隐藏”变异。这一研究成果《基于33个水稻遗传多样性材料的泛基因组分析揭示“隐藏”的基因组变异》,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在线发表。据介绍,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李仕贵、钦鹏团队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梁承志团队选取了具有高度代表性的33个水稻材料,采用最新的第三代基因测序技术,对其中31份材料进行了长片段测序、高质量基因组组装及基因注释。经过系统比较分析,共鉴定到个基因结构性变异和个基因拷贝数变异。李仕贵教授表示,此研究打开了结构变异研究的大门,将有助于加速水稻功能基因组学和分子设计育种研究,为选育高产优质、绿色安全水稻新品种提供基础支撑。
海关总署:4月份大豆进口量达到万吨
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大豆进口量达到万吨,较上年同期的.4万吨增长11%,因为一些船期延迟的大豆船货到货。今年1至4月份,中国大豆进口量达到万吨,比上年同期提高17%。今年头几个月中国油厂大量采购进口大豆,因为预计国内养猪业的饲料需求恢复性增长。不过巴西天气多雨导致大豆收获和出口延迟,3月份对中国的大豆出口量急剧下降。这些船期延迟的巴西大豆则在4月份以及后续月份运抵中国。海关数据显示,和3月份美国大豆占据主要份额相比,4月份运抵中国的大豆多为巴西大豆。
海关总署对俄罗斯1艘加工渔船采取紧急预防性措施
因从进口自俄罗斯2批次冻狭鳕鱼的4个外包装样本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按照海关总署公告年第号的规定,全国海关自即日起暂停接受俄罗斯加工渔船BorisTrofimenko"AKROS"FishingJSC(注册编号为CH-)的进口申报2周。
欧盟就活性物质二氧化碳的农药风险评估发布同行评审
据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消息,年6月1日,欧盟食品安全局就活性物质二氧化碳(carbondioxide)的农药风险评估发布同行评审。经过评估,将二氧化碳作为杀虫剂和杀螨剂用在储存的谷物、油籽、药用植物、谷物产品、香料、烟草、茶、干果和其他储存的植物产品(粗面粉和油籽粉除外)(所有室内用途)的基础上,欧盟食品安全局提出了适用于监管风险评估的可靠端点。
秘鲁95%的农产品出口得益于自贸协定
秘鲁《经营报》5月4日消息,利马商会研发院负责人波萨达称,秘鲁不少于95%的农产品出口是因自贸协定才得以进入国际目的地,如果这一关税优势缺失,将危及该部门已有成果。秘鲁外贸协会数据显示,秘鲁现有21个双边或多边协定,助其通往54个市场,秘鲁多达90%的出口得益于此。
捕鱼配额减少使年葡鳕鱼利用率高达95.3%
葡统计局网站5月31日发布信息,-年间,葡鳕鱼捕捞量在有所减少,此后到年以年均11.0%的速度增长,年增幅跃升为27.9%。年捕捞量保持与上一年基本持平(-1.1%),由于鳕鱼捕捞配额减少,导致当年鳕鱼利用率为95.3%。在佩尼切(Peniche),纳扎雷(Nazaré)和塞辛布拉(Sesimbra)港口捕捞的鳕鱼数量最多,年至年占总数的42.9%。葡国内鳕鱼供应不足以满足消费,年贸易逆差万欧元,进口主要来自西班牙、南非和纳米比亚。鳕鱼在葡萄牙饮食中非常重要,因其低脂肪含量而受到欢迎,机动捕鱼特别是拖网捕鱼技术的出现也促进了其商业化。
来源:海关总署、新华社、中国农业网、国际商报、驻葡萄牙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食品伙伴网、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等
▼更多资讯,请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dehekea.com/csls/7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