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比亚国旗
纳米比亚原称西南非洲,面积约82.4万平方公里,人口70多万(年),其中大多数为黑人。5-8世纪,荷兰、葡萄牙和英国先后入侵纳米比亚,年德国又占领其全境。一次大战期间,南非出兵占领了纳米比亚,并于年4月非法将其吞并。
纳米比亚人民从未屈从于南非的殖民统治。以努乔马为首的西南非洲人民组织坚持了23年的武装斗争,沉重地打击了种族主义统治。在国际社会特别是非洲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下,遭受南非种族主义统治和经济掠夺达75年之久的纳米比亚终于赢来了国家的独立。
年3月2日,在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升起了一面由一轮金色太阳和蓝、红、绿三色彩条组成的新国旗,它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纳米比亚共和国正式诞生了!当选总统努乔马宣誓就任纳米比亚共和国首任总统。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主持了独立升旗仪式。他说,纳米比亚共和国将成为联合国第60个成员国。
纳米比亚是非洲大陆最后一块殖民地,它的独立,彻底结束了自95年以来南非在这块土地上的殖民统治,是非洲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纳米比亚的独立不仅使非洲统一组织增加了一个新的成员国,而且对稳定南部非洲形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纳米比亚独立后,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清除种族隔离制度和殖民统治的遗迹,维护国内和平与稳定,巩固国家的独立,并开始恢复经济,重建家园。
纳米比亚是一个多民族、多党派的国家。在努乔马总统的领导下,政府采取民族和解政策,促使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国家建设共同努力。纳米比亚虽是非洲第五大矿产国,但它的工业并不发达,农业也较落后。大部分生活必需品需要进口。为扭转这种不合理的经济结构,纳米比亚政府就重视发展农业,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以实现粮食自给。独立后,纳米比亚政府还进行了教育体制改革,使白人、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种的子女都能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由于政府在边远地区增加教育投资,使贫穷地区儿童入学率也有所增加。
年2月28日,被南非霸占的纳米比亚领土沃尔维斯湾及其它几个小岛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纳米比亚人民完成了维护祖国领土统一和完整的神圣使命。这标志着非洲大陆非殖民化进程的最后完成。
纳米比亚盛产钻石、铀、铜、铅、锌和钨等。工业不发达,畜牧业比较发达。农作物主要有玉米、小米和花生等。主要出口钻石、铀等。
年3月22日与我国建交。
纳米比亚大教堂
首都温得和克的大旅馆
温得和克市中心的大集市
97我国与科威特建立外交关系科威特国旗
科威特国位于海湾西北角,面积仅有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79万人,是个不大的国家,但以丰富的石油资源和迅速发展的经济而使世人瞩目。
“科威特”一词在阿拉伯语中是“建在水边的小城堡”的意思。7世纪初叶,这块土地叫“古赖茵”,意为“小犄角、小丘陵、小高地”。哈立德部族的族长巴拉克在古赖茵修了一所临海城堡,于是科威特取代了古赖茵而流传至今。
年,科威特埃米尔签署了领海法,规定科威特领海为大陆与岛屿周围2海里以内。科威特海岸线长公里,有6个设备先进的新式港口。有9个主要岛屿,最大的海岛是布比延岛,面积平方公里,与大陆有铁桥相通。最北面的是沃尔拜岛,面积37平方公里。最美丽、最著名的岛屿是法拉卡岛。据史料记载,公元前年,在这个岛上就产生了古希腊-阿拉伯法拉卡文明。
科威特国在行政上分成5个行省:科威特首都省、哈瓦利省、法尔瓦尼亚省、杰哈拉省和艾哈迈迪省。
科威特是个产油国,但却不是石油的产物。科威特的历史要追溯到年。虽然它那时只不过是一个小村庄,但哈立德家族已在那里修建了临水的小城堡——科威特,7年,内志地区阿奈扎部落欧图布部族东迁,来到科威特,在萨巴赫家族的领导下,开始了它的年基业,至今已历3代。
科威特是一个世袭的酋长国。埃米尔是国家元首,具有无上的权力,而且是国家武装部队总司令。埃米尔以下是王储兼首相。年月日,埃米尔批准了《科威特宪法》。
多年来,科威特一直保持着一种独立的实体。96年,科威特宣布独立。科威特是一个具有独立主权的阿拉伯国家,奉伊斯兰教为国教,定阿拉伯语为国语。
科威特国面积虽小,但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它派往世界各国的外交和领事机构已达9个。科威特历来主张在互相尊重与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基础上加强与各国的合作,在处理国与国的争端方面,主张和平解决争端,和平共处,坚决维护自己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
科威特得天独厚,油藏特别丰富,国民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昔日的科威特已经被十分发达的现代化城市所代替。更令人惊奇的是那种当代风格与传统的伊斯兰文明的完美结合。
科威特贮水塔
科威特国会
科威特的游牧民族——沙巴族
油码头
科威特的海水蒸馏厂
超现代化的地面卫星通讯电台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dehekea.com/msfq/1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