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托沙国家公园(EtoshaNationalPark)由德国殖民者于年建立,
最初面积,km,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由于政治变更,埃托沙国家公园现今的面积不及其最初的四分子一,但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野生动物保护区。
埃托沙(Etosha)在当地语言中意思是“白色干水之地”,
其实就是个长公里,宽50公里,面积达平方公里的巨大的盐沼。
EtoshaNationalPark面积k㎡,
有种哺乳动物,种鸟类,种爬行动物,16种两栖动物。
因为是纯野生保护区,意味着没有任何人为的圈养,动物都按照自然的生态规则繁衍生息。
任何人不得下车或者在非道路上行驶,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有一只狮子出现在你的背后。
因此进入园区只有两种方式,自驾或者租车。
我在青旅的时候遇到一对墨西哥夫妇卡娜明娜和胡须哥,所以和他们用分担租车费和油费的方式拼车在园区进行了两天自驾。
首先迎接我们的是进入园区前在公路旁的一只大象
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次声波交流,在无干扰的情况下,一般能传播11千米,如果遇上气流导致的介质不均匀,只能传播4千米,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要交流,那象群会一起跺脚,产生强大的“轰轰”声,这种方法最远可传播32千米。
悠闲过马路的大象↑
大象的耳朵可以散发热量,保持身体凉爽。
无论身处非洲还是亚洲,大象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感性动物。它们会帮助陷入泥坑的大象宝宝、用鼻子把受伤或垂死的其他大象拉到安全地带,甚至可以用鼻子给对方温柔触摸,以此安慰其他身处痛苦的个体。
狮子-确认过眼神,你是对的“人”~
整个自然保护区很大,而且你根本不知道什么动物会在什么地点什么时候出现,有可能开多公里绕着园区一整天也不一定有太多收获,也有可能你心心念念的动物就出现在你在车窗外。
第二天早上我们开了一个多小时也只看到几只跳羚,后来一对欧洲情侣从我们对面开过来,告诉我们前面5公里左右的地方有两只狮子正在路边交配。
我们立刻加大油门,胡须哥甚至不能自己的离开方向盘拍起了双手。等我们到达的时候,两只狮子依然在路旁,不过显然已经完成了交配。
母狮子懒洋洋的摊睡在路边,公狮子蹲在一旁,时而眯着眼,时而机警的四处环看。我们小心翼翼的一步步挪动车子,尽量不打扰到他们又能更近距离的观看。
一开始它们并没有因为我们的到来做太大举动,母狮子仍然沉睡,偶尔醒来看一眼,有公狮子的守候它似乎很安心。
而公狮子几乎是一动不动的盯着我们,这也给了我们一个极佳的拍照视角。直到对面又有一辆车过来,并在离它很近的位置停下来,公狮子起身,脑袋上的毛一抖一抖,看起来有些生气,带着母狮子朝我们这边走来。
这时候,我们的身后又来了一辆车,于是它们走到我们中间便停住了。母狮子顺势躺下(它实在是太累了~),公狮子蹲在草丛里看着我们。大概等了10分钟,我们身后的车辆有些等不及便开车从它身边经过开走了。
据说狮子每天需要14-16小时休息
这时公狮子受了惊吓,脑袋上的毛全部立起并发出了几声低吼。这时它距我们不到2米,用最正面的视角对着我们。
我在书上看过,狮子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它和豹子不同,当它攻击的时候会发出信号,鬃毛凛冽并伴随着叫声,我一边忍不住抓拍它这难得的神态,一边提醒伙伴把车窗摇上来,此时我们的车窗都是敞开的,如果狮子猝不及防的扑进来我们谁也没救。
它离我们是如此之近,我就和它就这样对峙着,这一刻没有惧怕,却被它的眼神完全的迷住,爱上它威严凛冽不可侵犯的霸道,爱上它不惜一切保护母狮的温柔~~
后来因为更多车的围观,他们离开了马路走进了草丛寻找休息地,看着这个庞然大物疲惫的身影,竟觉得格外心疼~
长颈鹿-如果下辈子变成一个动物,我希望自己是长颈鹿
大自然是充满魔力的,尽管每天都能看到长颈鹿,可是对于它的每次出现我仍然感到惊喜不已。
它优雅的走路的步态,
它劈叉喝水的样子,
它们依偎亲昵的样子
它高傲的俯瞰着生态万物即使万千斑马在它面前都黯然失色的样子,
它走在马路中央盯着汽车这个“迷你生物”不慌不忙不惊不扰的样子
抑或只是它悠然的嚼着青草眺望着远方的神态。
长颈鹿不善于长跑,它不能连续奔跑超过一个小时。它们的心脏很小,只有人的拳头那么大。
长颈鹿是有声带的,偶尔也会叫。世人很少听到长颈鹿的鸣叫,是因为它们叫起来太麻烦。
看一群动物自由自在地生活,本身是有魔力的。别看长颈鹿是个慢脾气,一旦受了惊吓和攻击,也会飞快地逃跑,最高时速可以达到每小时70千米。
花豹
第一次发现花豹时,还是一个停在路边的游客告诉我们,否则我们一定错过了。
因为它离我们很远,而且躲在树荫下,远远的看去只是一个小黑点。在蹲守了很久之后,它依然在树下静养。
第二次发现花豹时,也是因为看到几辆车停在路旁,我们刚拍完长颈鹿,看到另外一边什么都没有却停了4辆车便顿生窦疑,以我这样的近视定是什么也发现不了的,不过胡须哥率先发现了远远的在树荫下的小黑点,没错,就是这个不爱晒太阳的家伙。
不过这次它还是很配合的走了出来。
花豹白天潜伏在巢穴或树丛中睡觉。阳光透过森林,洒在它布满花斑的皮毛上,既使在几米之外,也难以发现它的存在。傍晚出来游窜觅食,直到天明才休息。
犀牛
就在我们拍完猎豹后,一只犀牛走进了我们的画面。
第一次发现犀牛是在前晚营地的水塘旁,天太黑根本没有拍清,这次终于圆满。
埃托沙公园的季节变化影响着野生动物的活动,形成有趣的动物迁徙链场面。当雨季到来,数以万计的斑马和角马从东北面的安多尼平原迁徙而至,长颈鹿和大象群也会跟随并形成长长的队列蹒跚前行。大群跳羚、非洲南部棕羚及白羚尾随。在浩浩荡荡的迁徙队伍后面是狮子、鬣狗、猎豹及野狗。当旱季到来时,盐沼变得干涸,动物又会再次迁徙,在盐湖表层留下无数脚印延伸到遥远的地平线。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动物大迁徙
因此在旱季时,水塘附近是最容易发现动物踪影的地方,尤其是早晚太阳不大的时候
饮水的犀牛
饮水的狮子
成群的斑马和跳羚
斑马
它们的耐力较好,要猎食它们的猛兽较难追得上。斑马被其他动物追逐时经常霎时转弯令敌人很难捕捉它们,走投无路的话便会猛啖飙起,又踢又咬。
斑马身上的条纹漂亮而雅致,是同类之间相互识别的主要标记之一,更重要的则是形成适应环境的保护色,作为保障其生存的一个重要防卫手段。
在开阔的草原和沙漠地带,这种黑褐色与白色相间的条纹,在阳光或月光照射下,反射光线各不相同,起着模糊或分散其体型轮廓的作用,展眼望去,很难与周围环境分辨开来。
斑马身上的条纹可以分散和削弱草原上的刺刺蝇的注意力,是防止它们叮咬的一种手段,这种昆虫是传播睡眠病的媒介,它们经常咬马、羚羊和其他单色动物,却让很少威胁斑马的生活。
跳羚(springbox)
天生善跑跳,时速可达94公里,仅次叉角羚和猎豹。最高可跳3.5米,最远可跳10米。它们就是利用这方式来应付它们的头号天敌猎豹,以跳跃闪避猎豹的攻击或扰乱其视线
羚羊(oryx)
鸟类
鸵鸟(ostrich)
鸵鸟虽不会飞,但它却是世界上奔跑速度最快的鸟。鸵鸟发达的腿部肌肉,使得它的奔跑能力超强,平时速度达80km/h,最快可达90km/h。它跳跃可腾空2.5m,一步可跨越8m,冲刺速度在每小时70km以上。
它还具有陆地生物中最大的眼球,一个眼球重达60公克,可看清3至5公里远的东西,其瞬膜(第3眼睑)有阻挡沙砾及保护眼睛之功能。鸵鸟的这些特征,也使得它在沙漠中得以生存。
你叫什么名字?额,不好意思,我还没查出来~
珍珠鸡GuinaFowl
这位是?
南非大鸨KoriBustad
蓝耳丽椋鸟GratrBlu-ardStarling
乌鸦Crowl
紫胸佛法僧Lilac-BrastdRollr
I‘mCICI,andyou?
查这些鸟儿的名称可真够费劲的~
可爱的小动物
蓝角马BluWildbst(嗯,这个被错划分为可爱的小动物类了~)
Banddmangoos
早上帐篷外来偷食的小松鼠
火烈鸟,在鲸湾(WalvisBay)有很多
正如毕淑敏在书中所言
‘人们将动物的生活浓缩提炼,将那些可能让乏味生活中的人感兴趣的环节——比如弱肉强食,比如争强打斗,比如为了抢夺配偶的奋不顾身,比如大迁徙和万里跋涉……加以浓烈的铺排。
这些是不是在动物界真实发生过的片段呢?肯定是的,但这绝非常态,更不是全部。或许这类激烈震荡的桥段,连动物们寻常活动时间的百分之一都占不到。
为了好看,为了各种噱头和吸引眼球,人们曲解了动物,让动物的活动为人类所用,宣泄的是人类的紧张和不安全感。我想说,真正的动物,并不是时刻在奔跑,也不是不分场合地肆意性交……它们若是那样只争朝夕地折腾自己,早就筋疲力尽地灭绝了。
动物更多的是悠闲常态,是如眼前这样安稳自在、不被打扰地生活着,平静雅致。’
攻略
南门Andrson’sGat:位于园区南面,接C38,最近的住宿是OkaukujoCamp,最近的小镇Outjo。
东门VonLindquistGat:位于园区东面,接B1,是离回温得和克的最近的线路。住宿是NamutoniCamp。
西门GaltonGat:位于园区西南面,近可以参观辛巴红泥族村落的小镇Kamanjab,最近的住宿是DolomitCamp。
北门KingNhalLyaMpinganaGat:位于园区北面,距离Ondangwa48公里。
园区最中间的营地是Halali.
园区规定
(1)园区、营地,日出开园、日落闭园(只有住在园区内的营地才可以留在国家公园内)
(2)禁止下车、禁止投食、禁止伤害动物、禁止夜晚开车
(3)限速60km/h
(4)只能在休息区、营地下车(卫生间也只在休息区和营地有)
(5)在允许行驶的道路行驶
(6)禁止使用无人机(你可以带,但是不能用;入园时会登记序列号,封机;出园时解封)
(7)摩托车,单车禁止入内
攻略:
1.时间:纳米比亚的旱季是5-10月,这也是相对比较好的观赏季节,因为动物都会去水塘饮水。
整个国家公园是日出开园,日落闭园。在日落后就不允许车辆行驶了,因此如果住在园区以外住宿费用会比较便宜,但是会错过日出和日落时动物出没的时间。
2.Okaukujo营区和Halali营区据说是动物出现比较多的地方,尤其是Okaukujo营区,是最大的营区,最好提前预定,我们第一天去的时候都已经订满了。
3.水塘(watrhol)是最有可能发现动物的地方,尤其是早晚日出和日落时分。
4.价格(纳币和人民币的汇率是2:1)
a.车辆
如果不是自驾,营地的向导车费用是每3个小时元纳米。
自驾的停车费用是24小时10元纳米,每人的门票费每天80纳币,
b.露营
营地费用是基本费元纳币,加上每人元的设施使用费,每一个营地都是一样的费用。
c.网络
园区内是没有手机信号的,只有在露营地有微弱信号,wifi只能在餐厅使用,费用是纳币每MB.
5.自驾最好在园区商店购买一份地图,还有动物的花名册。
6.水塘处保持绝对安静!
7.每个营区的接待处都有游客登记册,游客可以登记自己发现动物的地点以及时间,以便别的游客做参考,但是禁止报告犀牛的行踪,因为它属于濒危保护动物。
8.园区内有商店和餐厅,但是价格偏高,建议提前自备食物。
9.园区也有酒店住宿,但是价格比较高。露营最好多带一些保暖装备,早晚温差特别大,白天可达30度,晚上接近零下。我的睡袋可防寒零下3度,我每晚穿着羊毛衫,垫着地垫,可仍然半夜会被冻醒以及整晚手脚冰冷,好在营地有热水澡,半夜最期待的事就是天快亮。
Cici双赞赏
人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dehekea.com/msfq/1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