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温得和克 >> 民俗风情 >> 正文 >> 正文

视觉纳米比亚,每一处荒凉都令人惊艳

来源:温得和克 时间:2017/8/31

直到出发之前,我都没对这次纳米比亚之行抱有太多的期待。提前做功课真是个矛盾的事,互联网带给我们太多的方便,也让我们提前预支了许多惊喜和快乐,那些遥远的陌生变成眼前的熟悉,有时这种熟悉几乎令人失去兴趣。

只是对于我来说,去哪儿和离开这儿是两件同等重要的事!

纳米比亚在遥远的西南非洲,因为恶劣的自然环境,那里成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8千万年前形成的红沙漠,地球上最纯净的夜空,吸引游客慕名前往。

从北京出发,经停迪拜/约翰内斯堡,27个小时后到达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Windhoek)。一路辛苦后,饱饱睡上一觉,明天开始我的纳米比亚之行。

温得和克的早晨

早上太阳刺眼,一如出发前看到的纳米比亚天气预报,万里无云温差20度。纳米比亚有两条高速(类似中国的省道),BI向南,B2向北,我们向南,去公里外的苏丝斯黎(SOSSUSVLEI)红沙漠。

柏油路行驶大约1小时后进入砂石土路,此后数日直到回到首都之前,大多是这样的路况,坚硬的石子打到车上,声音巨响,在这样的烂路上跑长途,许多车都是两个备胎。

纳米比亚的名字来源于纳米布沙漠,一说为“干燥而遥远的平地”,一说是“水尽头”。靠近西海岸的红沙漠是纳米布沙漠的一部分,经过数千万年内陆干燥的风吹过而形成,沙质细软而湿重。

落日前不到2小时,我们赶到了苏丝斯黎,进入诺克陆夫国家公园,两边红色的沙丘蜿蜒

最著名的45号沙丘,沙脊似刀,太阳低角度照在沙漠上,沙漠血红。大风吹平攀爬者留下的脚印,仿佛一脚踏出前无古人。我相信,它不变,就这样静静的等我几千万年。这一眼,不枉我万里迢迢的飞。

45号沙丘得名于景区门口到沙丘的距离

红沙漠

爬上沙丘看夕阳

干旱加高海拔无污染,让纳米比亚成为世界最佳观星地之一,度全景地平线,感觉银河坠落地面,伸手可触。银河最壮美的一段只有在南半球可以看到,为此,今年入夏我开始练习拍银河,想把最美的夜空带回家。

景区内的DUNELODGE酒店,抬头可见满天繁星

银河落九天,奢想草皮屋是玻璃顶就好了

第二天去死亡谷,还要再经过45号沙丘,想象晨光中的红沙漠会是怎样的美。

天边泛红,我们惊喜的看到了红沙漠被平流雾环绕,在深蓝色的天空下,神秘而妖冶。红沙漠真是万种风情,你去,她就不会让你失望。

红沙漠在美妙的光影中苏醒

这种纯净来自远古走向未来

此景可待成回忆

死亡谷也在诺克陆夫国家公园,是一片面积不大的粘土洼地,四周被红色沙围绕,传说千年以前这里有河流经过,常年的干旱加上沙丘移动阻断河流,地下水不断蒸发,这里再无生命迹象。我们要经过红沙漠去换乘四驱车后再徒步1.1公里。翻过不高的沙丘,看见白色谷底,一棵棵站立的枯树干仿佛在顽强的证明,一切都还在干旱中延续……

从这里进入死亡谷,太阳升起后很非洲的影调

死亡谷被称为枯树的墓地

仿佛他也一动不动地在这做了千年

这里也是最佳的拍摄银河地点,可惜此行时间来不及了,想象千年枯树在浩瀚银河下,苍老而永恒

鲸湾港西临大西洋是纳米比亚第二大城市、天然良港,年纳米比亚正式独立时鲸湾港仍由南非控制,直到年才回归纳米比亚。

西海岸四季潮湿温度适宜,浅滩上各种微小海洋生物招致大量火烈鸟在此觅食,火烈鸟随潮涨潮落,悠闲过活,无忧无虑。

以前还以为火烈鸟只在淡水里觅食

坐在岸边,和火烈鸟一起看夕阳落下,内心平静而美

到鲸湾港少不了的游览项目是乘船出海,原本也不对这类规定动作太感兴趣,抱着既来之则玩之的心态和五湖四海的游客一起消磨2小时,看醍醐展翅、海豹登船、贼鸥偷食、海豚逐浪、水母漂浮;品美酒生蚝海鲜烧烤;那里的海洋生态极佳,捞出的生蚝未经加工就已下肚。快乐很简单。

聪明的醍醐,追着船飞会有鱼吃

只要听见船员“GoGoGo”的喊声,醍醐就会快速就位

孤独的海豹

四驱车穿越沙漠非常刺激,司机们开朗健壮,基本都是早期殖民的白人后裔,他们生长在非洲,大多都没回过自己在欧洲的家乡。他们操着一口浓重当地口音的英文与游客谈笑,轰响着马达,上下坡仰俯角大到感觉要翻过去,游客的尖叫声引得司机哈哈大笑然后加大油门,玩起漂移。爬到沙丘顶四处环望,一边是浩瀚汹涌的大西洋,一边是绵延无尽的沙丘,蓝天白云下,一只黑背豺孤独的走在沙漠深处,这就是最原始、最自然的景象,没有任何的人为痕迹,不想迈步,怕踩乱了这一幅天作的沙画;耳边,海浪拍打沙丘的声音轰轰的响,轻轻抬起手,我就是这沙海交响的指挥家。

外星球般寂静

惊险刺激的沙漠四驱漂移

黑背豺在当地随处可见,晚上出去如果碰到,千万别招惹

走出鲸湾港不远,到达另一个著名港口城市斯瓦科普蒙德,这座小城居住的主要是德国人,不宽的街道两边分布着德式建筑,小城安静干净,漫步其中,不觉自己身在非洲。

斯瓦科普蒙德市中心

Jetty老桥年由德国人修建

继续沿大西洋北上就是骷髅海岸,因为位置与天气原因,这里洋流汹涌,大雾弥漫,我们能看到的沉船和生物遗骸可能都有一个或浪漫或悲惨的故事。

永远无法到岸的商船

十字角国家公园在距离斯瓦科普蒙德公里处,因为安哥拉暖流和本格拉韩流在此交汇,大量浮游生物的繁殖为鱼类提供了足够的食物,而鱼类又成为海狮的美餐。特殊的地理位置让这里成为非洲最大的海狮聚集地,在大约1万公里的海域,聚集了30万只海狮,远远的就能闻到浓浓的腥臭的味道。

像一对情侣四目相望

史料记载,葡萄牙航海家Diegocao于年到达此地,并以国王约翰一世的名义用石头搭建了一个十字架,海角由此得名。

颓废方丹(Twyfelfontein)的地名来源于一个传说,年-年,一个白人和一个南非妇女结婚,在此盖了一间房子,屋后有一眼泉水,他们经营着一个农场。不知是因为原住民达马拉族不容他们,还是因为泉水干涸,他们搬走了,房子塌毁,变成废墟。因此,按照当地语言直译,颓废方丹应该叫“怀疑泉”。

白人和南非妇女的“爱巢”遗址

而现在,不远处的岩石画区就被称为颓废方丹,这个被称为“史前人类精美岩画的露天博物馆”的世界最大岩刻画集中地,这是纳米比亚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联合国文化遗产景点。迄今为止,这里已发现了两千多幅岩石雕刻,有犀牛、大象、鸵鸟和长颈鹿图案,还有人和动物的脚印。岩石画以烟油、动物油和山上的岩石磨碎混合为颜色,刻画的内容是教导儿孙辨识各种动物,还有就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记录。据考证,一些岩石画有年以上的历史。

岩石画画艺高超

纳米比亚有13个民族,唯有辛巴人(Himba)保持着最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媒体报道,在外人眼中,他们贫穷落后,而他们自己则认为没有战斗没有犯罪没有仇恨是他们的快乐所在。而面对越来越多的各国游客的到访,我相信,那里的孩子们心里有明显的异样感受,从他们的眼神中和行为里可以感受到他们并不喜欢和客人交流。短短的几个小时,我能感受到孩子们些许的无奈和些许的抵触。

忧郁的辛巴少女

辛巴人也称红泥人,他们从来不穿上衣,为了防晒和防蚊虫叮咬,每天早上用红泥涂抹全身,女人们终生不洗澡,清理特殊的部位是靠香薰。因为遗传基因的问题,辛巴人男孩子在10岁左右容易夭折,所以是一夫多妻,2头母牛加1头公牛可以娶一个老婆。在纳米比亚的辛巴人大概有2、3万,年轻一代的辛巴人也开始接受正规教育,妇女们学习做一些简单的手工品卖给客人。

只有孩子们的眼神天真无邪

随着与外界文明的更多接触,未来辛巴文化可能会慢慢消失,如果是出于满足一些猎奇心里而被动保留原始的生活方式,我觉得这对他们太不公平。我们完全可以用别的方式记录这种传统而不必以牺牲辛巴人对文明的向往和追求为代价。

村长的家人

埃托沙天然野生动物园是纳米比亚十大国家公园,意思是“白色的干水之地”,年德国人开始围建,现在面积大约平方公里,由于常年的干旱,植被越来越差,动物也越来越少;开车在矮棺木丛中的土路穿行,带起的灰土久久不会散去,如果不仔细“搜索”,你很难快速发现那些皮毛几乎和植物土地颜色一般的动物;那种壮阔的荒凉中充斥着远古的味道,让你瞬间忘记身处那个世纪,眼前就是几千万年不变的景色吧?

纳米比亚国兽剑羚

优雅的长颈鹿其实非常警惕,感觉汽车到了就会转头走开

斑马总是成群结队

只有在人造水坑边上才能看到大象

动物保护组织估计,全非洲的猎豹仅存9千到1万2千头只,尽管纳米比亚是世界上猎豹最多的国家,在埃托沙野生动物保护区野外环境中基本不可能看到猎豹。

纳米比亚建有一些“大猫基地”,多为民间野生动物保护机构,他们的理念是拯救濒危动物,安置动物孤儿,让动物重回自然等等。

非洲猎豹的瞬间时速达公里,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它们已很难捕到足够的食物了

纳米比亚历史上有多个欧洲殖民者入侵,后又归属南非,直到年才正式宣布实现独立。温得和克被誉为非洲最干净的花园首都,哥特式基督教堂,德式风格的城堡,欧式的庭院别墅,很难让人感觉到这是一座非洲城市。

路德福音哥特式教堂始建于上世纪初,有多年的历史

有学者说殖民文化是强加和掠夺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原住民的意愿。如此重大的话题在此无法讨论清楚,但保护和发展应该是科学和可持续性的是当今人类的共识,享受文明带给我们的便利的同时更要珍爱大自然的赐予,这应该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纳米比亚机场有个广告:人们叫这里非洲,我说这是家

回顾往期可点击:

新疆美

穿越大半个美国去拍照

魅力之城——里约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以下封面图

一键下单新刊「郎平的价值」

赞赏

长按







































哪里白癜风能治好
北京去哪里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dehekea.com/msfq/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