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温得和克 >> 城市经济 >> 正文 >> 正文

一家3院士李四光帮中国找铀矿,女儿参加

来源:温得和克 时间:2023/4/4

“李四光是院士,李林是院士,邹承鲁是院士,一家三人同为院士在中国科技界仅此一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我国设立的科技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泱泱华夏14亿人,截至年9月,中国科学院院士共有人。想要获得院士称号十分困难,它要求科学家是中国国籍,要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又创造性的成就,还得有重大贡献。

但地质学家李四光是院士,女儿物理学家李林是院士,女婿生物化学家邹承鲁也是院士。他们又是如何做到的呢?怕是因为“龙生龙,凤生凤”,和“优秀的人总是互相吸引”。

地质学家能做什么?

李四光出生于年,创建了地质力学,是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的工作虽然和脚下的土地有关,是脚踏实地,但也可以说是代人们仰望星空。

李四光身为一个地质学家,能做什么呢?能为中国原子弹和氢弹事业做出重大贡献。他早就预料到中国需要铀矿资源了,从英国回来时,他带回来一台为中国找铀矿立下汗马功劳的伽马仪。

提取铀可以用于核工业,包括军用(核弹)和民用(核电站)。当时中国无论如何也要研制出两弹。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中国铀矿资源不甚丰富,找铀队伍工作进行得很艰难。但李四光根据他的地质力学理论,却很是乐观。

他多次指导找铀队伍的工作,指出他们要找便于开采的富集带,还划出了大概的范围。最终,找矿队伍在他的思路指引下,发现一系列铀矿床。李四光身为一个地质学家,却凭着自己的学识为我国两弹事业作出重大贡献。世人提起两弹,便想起邓稼先,其实李四光也是一个不容磨灭的名字。

同样,提起石油,人们不该只想起“铁人”王进喜。石油是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算是李四光的老本行。中国确实有些贫铀,当时还有着贫油论。大庆油田这个世界级特大砂岩油田被勘探出之后,后者自然土崩瓦解。

年,李四光在担任全国石油普查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后,为中国摘下“石油落后”帽子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是在年,李四光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他的功绩当然不止铀矿、石油方面,还有预测地震、对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提出蜓科鉴定方法……但其女儿李林院士丝毫不堕父亲威名,不能厚此薄彼,也得来个“你方唱罢我登场”。

从事大量原子反应堆材料辐照实验的李林

李四光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后,因为缘分和才女许淑彬结成人生伴侣。年,两人的爱情结晶李林出生了。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李林从母亲那里学会了钢琴,继承了父亲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心。她自小就想成为一名科学家,这个愿望一直没有忘记过。

当时是战争年代,李林一家因着时代的洪流漂泊动荡。李林却一直朝着科研努力着。她在广西大学机械系读大学,毕业做了两年机械组助理员,后来到英国伯明翰大学读金属物理专业硕士学位,到剑桥大学读博。但她报国心切,博士答辩完,没等拿到文凭,便急不可耐地回国报效祖国。放到现在,这种选择少有人能做到。

回国后,李林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学识和经验全部奉献给了祖国。核事业与放射性高、工作艰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还会影响生育。生活中,人们其实是谈“核辐射”色变的,但是李林却毅然离开了爱人和独生女,进行了大量的原子反应堆材料辐照实验。

九三学社评论:“她参加了第一个“反应堆”实验、第一颗原子弹引爆材料工作实验,第一艘核潜艇材料实验……”这么多的第一,全部映照了她热爱祖国和科研的初心。

李林在上世纪60至70年代为我国的核事业作出了一定贡献,后来,她又应祖国需要,从事有关超导的科研工作。年,她在中国首次制备出国际也罕见的临界超导转变温度最高的A15相薄膜,获得国际的一致赞扬。就在这一年,她因其突出贡献,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值得一提的是,她与丈夫邹承鲁是同时当选的。

她的丈夫邹承鲁也不一般,被评为“刚正不阿的斗士”、“直言的科学家”,和“富有激情的爱国主义者”。他的成就与核事业不相关,难以被大众直观地理解,罗列荣誉除了表示他很牛之外,其实没什么意思。他最为人称道的是,首提“科研道德”问题,总结了“七宗罪”。

优秀的人总是互相吸引

邹承鲁出生于年的山东,他的学习之路是条学霸之路——毕业于南开中学高中部、考入北大、清华、南开联合组成的西南联大化学系,以第一名成绩公费赴英留学,在剑桥大学就读,最终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

邹承鲁与李林同龄,同在英国留学。出色的两人都致力于科研,还有着报国热情。这种三观与兴趣的一致促使他们互相吸引,走到了一起。年,二人直接在英国海边举行了浪漫的婚礼。他也是获得了博士学位后便迫不及待回国的,为此拒绝了高薪挽留,来到中国进行筚路蓝缕的建设。

年,他参加发起人工合成胰岛素的工作,帮忙确定胰岛素全合成的路线,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中国合成人工结晶胰岛素的消息被认为是继“两弹一星”后我国又一重大科研成果。邹承鲁作为发起人之一和参加者,其贡献之大,足以和为核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妻子李林相提并论。

年,邹承鲁还作出足以在Nature发表的成果,这一成果使他荣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也令其在次年与同样贡献突出的妻子李林双双成为院士。至此,李四光、李林、邹承鲁三人均是院士,可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李四光在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逝世于年。李林和邹承鲁双双成为院士,或有其余荫,却也是凭借真材实料和突出贡献获得了公开的认可。而也只有一家三院士的邹承鲁才有这个底气,在当选院士的次年便首提“科研道德”问题。

他是一个直言的科学家,这种直言不讳到底使他站在了风口浪尖,李林身为院士,坚定地和丈夫站在了一起,支持他。李林去世之后,邹承鲁这位斗士总结了违背学术道德的七宗罪。他的这种直言,使得科研界飘来一股清风,吹淡一些浊气。

其实,一家三院士并非是他们的顶峰。三人均是科学家,也培养了很多后继的科研人才。李四光造就了一大批著名地质学家,李林对研究生教育作出重要贡献,邹承鲁为中国生物界培养的大批人才中,有的也成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们三人均无愧院士之名,都有着真正的院士之心!

如今,李四光、李林、邹承鲁这传奇的一家三院士均已经不在人士,但是油田还在吐出石油,中国的核事业仍在蓬勃发展,科研界因为“七宗罪”套上了一顶紧箍咒。对这一家三院士,人们心服口服!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dehekea.com/csjji/107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