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钱伯彦发自德国编辑
张慧1
“列加索夫同志,这个伟大国家的核工业是不容质疑的!”
随着HBO迷你剧《切尔诺贝利》以9.6的高分登上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DB)榜首,这场33年前的核灾难及对核工业的探讨,再次走入公众的视野。
但很少有人记得,三年前的6月15日,曾经的全球核能第一巨头阿海珐,以公布集团拆分方案的形式拉开了解体的序幕。
顺风顺水扩张路
在这个星球上,谁对核电最情有独钟?
那一定是法国人。
年4月3日,在法国政府的主导下,脱胎于西屋电气和施耐德电气的民用核反应堆制造商法玛通公司(Framatome)、法国核燃料公司(Cogema)个法国海军核动力推进装置制造商原子技术公司(Technicatome),以法国原子能委员会下属的原子能工业公司(CEA-Industrie)为架构蓝本,进行了规模庞大的合并。
或许为了让新成立的公司更有人文气息,首任CEO安妮·洛韦容(AnneLauvergeon)在百科全书中挑选了西班牙阿雷瓦洛(Arévalo)修道院的名字为它命名——阿海珐(Areva)。
合并后,法玛通、法国核燃料公司以及原子技术公司分别以阿海珐NP、阿海珐NC以及阿海珐TA的全新面貌再次出现。自此,世界核电第一巨头开始了其辉煌又短暂的一生。
笼罩着圣光的阿海珐一经成立,便开启了顺风顺水的扩张之路。
年,成立不足两年的阿海珐成功拿下芬兰奥尔基洛托3号机组项目(Olkiluoto3)。这笔价值32亿欧元的大单,也是阿海珐的拳头产品——欧洲第三代压水堆(EPR)的处女单。
年,阿海珐以33亿欧元的价格,在法国本土拿下弗拉芒维尔核电站3号机组(Flamanville3)订单。
年11月,阿海珐与中国广核集团(下称中广核)签订80亿欧元订单,为台山核电站建设两台单机容量为MW的EPR机组;同年,与三菱重工成立合资公司Atmea,共同研发中型三代压水堆Atmea-1,最终于年成功拿下价值亿美元的土耳其锡诺普核电站项目。
年,阿海珐再下一城。印度核电公司宣布,阿海珐将为马哈拉施特拉邦的Jaitapur核电站提供两座EPR机组,价值93亿美元,印度人还保留追加了四座反应堆的权利。
一时间,代表着法国核工业骄傲的EPR在全球遍地开花,已经足以和老牌核能巨头西屋电气的AP反应堆分庭抗礼。彼时,中国的国之重器“华龙一号”技术未成型,中核集团与中广核的技术路线之争也尚未开始。
阿海珐建设及运营的核电设施曾经遍布全球。图源:阿海珐除了在核电领域的大展拳脚外,阿海珐的触手渐渐伸向了能源领域的更多细分市场。
年,阿海珐收购阿尔斯通的输配电业务,并更名为阿海珐TD;年,阿海珐成立可再生能源业务集团,正式进军新能源领域,并在年、年全资收购了海上风机制造商Multigrid及光伏组件商Ausra,分别更名为阿海珐风能(ArevaWind)与阿海珐太阳能(ArevaSolar)。
年,阿海珐给自己献上了最好的十周年庆:于泛欧交易所成功上市。
但阿海珐的辉煌也随着上市戛然而止了。
深陷泥潭直至重组
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爆发,世界各地尤其是注重环保的欧美两大市场,对核电安全性的质疑与不满开始发酵。在欧洲市场,德国和瑞士先后宣布弃核,法国也不得不承诺在年将核电比例从目前75%降到50%。
年欧洲大选后,持环保立场的绿党崛起,这对欧洲本土核电市场造成重大影响。福岛核电站事故更是深化了该趋势。图源:statista随着核电严冬到来,阿海珐不得不宣布暂停在中非、纳米比亚、南非的铀矿增产计划,以及法国拉海格(LaHague)再处理工厂的扩建工程。
感到核能市场寒意的阿海珐,选择加大对新能源进行投入。
年,阿海珐收购了氢能技术开发商CETH,并更名阿海珐H2GEN。年,阿海珐风能和西班牙歌美飒成立合资公司Adwen;同年,阿海珐巴西子公司决定在当地新建以甘蔗渣为原料的生物质发电厂。
遗憾的是,半路出家的新能源业务并不足以挑起阿海珐的大梁。后福岛时代,阿海珐最显眼的订单依然来自核电:年,阿海珐和中广核、法国电力集团(下称法国电力)签署协议,以27亿美元的价格拿下了英国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
本应成为新增长点的新能源业务却开始了溃败。年底,阿海珐宣布退出光伏领域;年,歌美飒购得合资公司Adwen的所有股份,宣告着阿海珐风能的终结。
在阿海珐新能源业务全盛的年,该业务也仅占集团营收的1%。图源:阿海珐如果说新能源的失败,以及核电行业的不景气只是阿海珐生不逢时,那给予公司致命一击的,是法国人糟糕的工程项目管理能力。
EPR一直都是阿海珐的骄傲,但很快变成了阿海珐拖沓延误的代表作。
年,法国本土第一座EPR核电站弗拉芒维尔核电站,被发现钢锻件质量问题,在建的3号机组不得不停工。运营许久的1号、2号机组也被迫停运,法国当年只能从德国进口电力。
年,国际检查员发现了一篇此前早已公布的质疑核电站钢结构强度的博士论文,但阿海珐却视若无睹,这更是将其推上风口浪尖。随着工程进度不断延后,该项目预算从一开始的33亿欧元飙升至亿欧元,原定年商业运营的3号机组,直至目前仍处于建设阶段。
相比之下,阿海珐的处女作——芬兰奥尔基洛托项目可以用灾难形容。这座原定年发电的反应堆,本应成为全球第一座商业运营的EPR机组,时至今日仍未完工。
该项目原计划33亿欧元的预算已经翻了三倍,直逼90亿欧元。因造价超支和进度滞后问题,阿海珐还陷入了与合作方西门子以及芬兰工业动力公司(TVO)的赔偿纠纷。
工程进度落后、大力投资新能源领域,再加上对草率收购的加拿大铀矿公司Uramin进行资产减计,阿海珐财务状况开始严重恶化:从年亏损24.24亿欧元,到年巨亏48.34亿欧元,连续五年净亏损。年,标准普尔两次下调阿海珐公司债券评级,这推高了融资成本,阿海珐开始无力回天。
法国最大的“企业”——爱丽舍宫终于坐不住了。
年6月15日,法国政府牵头并制定了阿海珐的重组计划:阿海珐反应堆业务(即阿海珐NP)75.5%的股权被法国电力以24.7亿欧元购得;核燃料循环为主的相关业务以新阿海珐(ArevaNewCo)的名义另起炉灶,年初更名为欧安诺(Orano);核动力推进业务也被法国国家参股管理局接手。
在阿海珐重组期间,中国企业中广核、中核集团和东方电气集团等曾表示出收购意向。阿海珐也一度表示,重组对中企开放,但最终未能实现。
被剥离了几乎一切业务的阿海珐(ArevaSA)现在只剩下一个用处——善后。特别是为进度严重滞后的芬兰奥尔基洛托项目擦屁股。待该项目结束,法国政府将如何处置阿海珐,尚不得而知。
阿海珐拆分方案。图表制作:界面新闻阿海珐的遗产:拆分大潮下的范例?
分家后,原阿海珐各业务部的日子,有过得更好吗?答案似乎是肯定的。
仅专注于芬兰奥尔基洛托项目的袖珍版阿海珐,取得了重大进展。
年3月,阿海珐与芬兰人及西门子达成赔偿协议,以4.5亿欧元赔偿金了结过去数年的法律纠纷。同年5月,奥尔基洛托3号机组完成热功能测试;年3月,芬兰政府正式颁发运营许可证。年开始商业运营的计划,没有理由再度拖延。
芬兰奥尔基洛托核电站3号机组。图源:奥尔基洛托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dehekea.com/csjji/10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