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温得和克 >> 城市交通 >> 正文 >> 正文

走进非洲乘坐大巴车到埃塞首都后,我被l

来源:温得和克 时间:2021/4/5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都说去过非洲的人,都极容易满足,你信吗?

时间回到年5月4日,地点埃塞俄比亚与苏丹边境隔离不远的城市贡德尔,今天又是起大早赶巴士的日子。凌晨4点发车,就在我住的旅馆楼下,出门就上车,所以还能睡几个小时安稳觉。

前几个国家有过凌晨2点、3点、3点半赶巴士的经历,那时候就很纠结,我到底是住不住旅店,真想在长途客运站或者加油站裹个睡袋挨到发车啊,可是最终还是选择了住进旅馆等发车。

不可否认,我经历的每个城市,凌晨2-4点都是黑暗的(不用怀疑,即使不赶车,我也溜达过),那是城市的另一面和另一类人的世界。

你可以像看电影一样置身事外就那样静静地走过,匆匆一瞥就好,因为你不属于那个时间那个区域的人,你无法理解也无法感同身受,毕竟凌晨的城市与你无关,你只是过客。

当然,我也可以比较自豪的说,你看过每个城市凌晨4点的样子么?我看过。

那时候下午就坐着阳台上做旅行路线,之后探头喊楼下服务员送一杯咖啡上来,埃塞咖啡1.5人民币一杯,还没有跑腿费,上哪说理去啊。

反正这边随随便一换城市,都是10小时以上的车程,又不像国内高铁动车那么发达。所以,在交通方面,真是为我的祖国感到自豪,我走过的非洲国家,交通这方面真不灵光。

要从贡德尔去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需要坐十一个小时的大巴,这个时间多少让人有些抓狂,先是出贡德尔需要行驶很长一段时间的盘山路,刚上山没十分钟,车上呕声已经连成片了,巴士左晃右晃就算了,左右晃的同时还要配合刹车前后晃,晃得一顿一顿的,要不是我定力够好,估计隔夜饭都吐出来了。

这个是隔夜午饭,炸过的牛肉配酸味大煎饼。

这就是隔夜晚饭,是不是感觉就像是吐出来的食物。还是酸味大煎饼,揉碎了,之后用酱汁拌一下,贼难吃。

大巴车上的黑哥乘务员倒是经验丰富,赶紧给要呕吐的人发黑色塑料袋和矿泉水,之所以说他经验丰富,是因为在我看起来这个人并不想吐,可是等接到黑哥发的塑料袋后,就开始狂吐。

还好就2个多小时的盘山路,要不然单凭呕吐的传染效力,真的会让这辆巴士成为灾难现场的。剩下的路就是无尽的群山、农地、村社和草原。

历时11个小时多,太阳都开始西斜的时候,车子开始行驶缓慢了,偶尔还有些堵车的感觉,每次停在路上不动,似乎都在说,我们离首都越来越近。必须承认,首都毕竟是首都;

一下巴士,我就感觉到了扑面而来的城市喧嚣和出租车司机们的漫天喊价,比如打车去我住的地方,开价birr(50人民币),还价到birr(20人民币),而常住这边的人告诉我,其实50birr(10人民币)就够,是不是似曾相识的感觉。单说出租车司机漫天喊价这一点,我觉得全世界各个地方都一样,估计算是行业潜规则吧。

去埃塞首都路上都是这样的草地

这边没有草料,只有自由放牧,因为这边草是免费的,但饲料很贵,所以吃饲料的牛肉比散养的牛贵。

后面是一片片的桉树,你会在空气中闻到淡淡尤加利的味道。

这边乡下的茅草屋,其实也很不错的,冬暖夏凉。

这就是当地牧民赶着牛羊从草原上回家的样子

从贡德尔去首都的大巴车停靠下来休息,会有一堆小贩围拢过来向你兜售手中的商品,其实真没什么可买的。

这个橘子,超级难吃的

亚的斯亚贝巴(AddisAbaba),官方信息显示:别名“亚迪城”,官方语言为阿姆哈拉语(特别小众,特别难学、除了埃塞一点用处没有的语言),是东部非洲国家埃塞俄比亚的首都,同时也是非洲联盟及其前身非洲统一组织的总部所在地。

按当地语来说,亚的斯亚贝巴意思是“新鲜的花朵”。城市有80多个不同的民族,说80余种不同的语言;有基督教、伊斯兰教及犹太教社群。

首都照片先走一波

这不是市中心,只是城市一角的建筑

这里有很多带中国字的大楼,很多是中非援建的结晶。

这栋大楼是“中国建筑”总包的,相信我,埃塞的国民技术和能力,暂时还不足以建造如此具有现代气息的高楼。

埃塞俄比亚国家博物馆

市中心的巴士车站集散地

亚的斯大学一侧的校门

圣三一大教堂外景

这个是找工作的人们,男女老少都有,人们都在焦虑地盯着自己心仪的招聘广告信息。

早就知道埃塞首都的华人特别多,主要是“中交”、“中建”还有“十八局”等,都是中国对埃塞援建企业的办事处在这里,还有当年埃塞招商引资进驻的一批中国投资商和淘金者;

这些中坚力量,让埃塞曾经在非洲红极一时,那时人们的活力和对未来新生活的期盼,好像提前知道彩票中奖号码,等待开奖那一刻时的兴奋,虽然我没亲见,但听这次认识的叶生辉大哥描述后,我相信那时是一段美好的期许,因为我看到了他在描述结束后慢慢暗下来的眼神和当年日进斗金时的眼神矍铄。

这次住在了亚迪城内最大的华人区,这个区被人们叫做“卢旺达”,很个性的名字吧。住处门口就有一个菜市场,一水的黑人小哥在卖菜,刚开始我还想一本正经的和人家说英文,这个howmuch,那个perkg的。结果,人家黑哥都会说一口流利的中文,离老远,看我走过来了就扯着嗓子喊:

1.“老板儿,买什么?”;

2.“老板儿,白菜?西瓜要不要?我给你低价(小声说。。。)”;

3.我说:今天不买东西。小黑:哦!今天不买东西啊,那明天再来啊!;

4.老板儿,西瓜20birr一公斤,但我给你18birr,你要不要?

因为这里的菜如果能地产,都不怎么施肥,所以卖相较差,保质期短,每天早上都要被丢掉一堆,每家都是。

这里早上7点半就开始热闹起来,卖菜的除了华人自己,还有他们请的佣人和保安。

鸡蛋是birr颗,很好吃,温泉蛋的赶脚,久煮不硬。

黑哥倒是很好,自己丢弃的东西都扫好放在一旁等着垃圾车来收。

因为从埃及、苏丹再到埃塞,近一个月,我都没吃到国内的蔬菜,甚至没吃到什么正经蔬菜,所以当看见这么多蔬菜时,我眼睛都绿了,一下子买了好多,我买的最多的只有西红柿、鸡蛋、白菜、挂面和胡萝卜。

估计大家猜到要做什么了吧,西红柿鸡蛋面,等等等等。

原材料就这些,太复杂的都没买,对于短住的人,越简单越好。

在埃塞能吃到西红柿鸡蛋面,我觉得就算是幸福了。

吃过面条的我,感觉有力气洗衣服了。

埃塞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并没有太多特别和值得着重介绍的地方,唯一给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卢旺达菜市场和叶哥这个人。

之后临时决定吧,5月8号去马达加斯加,趁着现在季节好,把这个被时间遗忘的孤岛玩一下。其实,对的,我现在就是在马达加斯加首都安塔那那利佛收了这篇文章的尾巴。

淼兮说他疫情过后还想去非洲一趟,我说我也想去一些非洲国家旅游一次,比如坦桑,比如肯尼亚,比如南非,比如纳米比亚,这几年计划要去的地方很多很多,但是总是因为种种原因夭折;

想起刚到东非埃塞俄比亚的时候,一个人去坐公交车总是能享受到别人惊奇的眼光,那时候在路上只要看到一辆公交车来就上,也不管他到底是去哪里,就算坐错了也无所谓,大不了重新反方向坐回去就是了;

想去某一个目的地,都会在路上、在车上问N个人,直到问到那个会说点英文的本地人,最后被当地人亲自给送了过去,虽然很尴尬,但也算认识了一些本地朋友,体验了本地的生活!在埃塞人的眼中,大部分中国人都是土豪,出门都有车代步,永远不会去排队挤公交车;

埃塞长途大巴坐过四次,但是很不幸遇到三次都坏在中途!印象中最深的有一次车又坏在路上,有一个本地人看到我是中国人就问我:这车是你们国家生产的车,你去修?我说我不会!他就冷嘲热讽的说中国制造怎样怎样差;

看着一群本地人盯着我,我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勇气直接怼了回去:你为什么不叫上帝来帮忙修车呢?上帝为什么会让车坏了呢?我不知道为什么这车在你们国家总是出问题?坐三次坏三次,也许是没有按时保养吧,路也有问题,你看到处坑坑洼洼的?

他说:这路也是你们修的!我说:这锅我们不背,三个小时前开的很平稳的那段路是我们修的,现在车坏的这一段路不是我们修的!!!(当时是一条土路)现在想想都有些后怕,我嘴巴这么欠,万一惹怒他们一车人打我一顿怎么办?其实当时敢吵架也是因为那个人是车上唯一一个会说英语的人,其他人都听不懂我们在聊啥......

不进入你的生活,但与你分享生活。不带你去非洲,但与你分享非洲。可能不会在人山人海中遇见你,那么在这里,我默默地写,你默默的看,能遇见,也是一种缘分,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dehekea.com/csjt/6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