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温得和克 >> 城市历史 >> 正文 >> 正文

纳米比亚南部的神奇植物之旅

来源:温得和克 时间:2020/11/13
作者

小船

植物爱好者,常年旅居非洲纳米比亚,帮助当地发展农业

纳米比亚,位于非洲大陆的西南角,南部靠南非,北接安哥拉,西濒南大西洋。这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国家,成立于年,同时她又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纳米布沙漠,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今天笔者带领大家从纳米比亚的首都温得和克(Windhoek)出发,沿着纳米布沙漠的东缘一路向南到达基特曼斯胡普(Keetmanshoop),再沿着纳米布沙漠的南缘一路向西到达海滨钻石小镇吕德里茨(Luderitz),来探寻一下这个世界上环境最极端地区生长的神奇植物。

从温得和克(Windhoek)出发,沿着B1公路一路向南,是一片干旱稀树草原地貌,这里生长着非洲分布最广的植物,金合欢树(Vachellia属)和它的近亲们。它们以灌木或者乔木的方式,稀稀拉拉的出现在平原或者山上,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当地草食野生动物如长颈鹿和羚羊的主要食物来源。他们大多长有很多刺,开金色的毛茸茸的花,只有在结果期通过它们的豆荚形状才能区分它们。

首都地区附近的地貌,图中的树是各种金合欢的近亲

金合欢Vachelliarobusta开花的样子(图片来自网络)

骆驼刺树(Vachelliaerioloba)巨大的种子,平时就是依靠这些荚果分辨它们

在接近南部重镇基特曼斯胡普(Keetmanshoop)时,地貌又发生了一些变化,地表的岩石开始增多,出现了很多风化砂岩,也更加干旱起来,甚至连合欢类的植物都少了起来。基特曼斯胡普是为了纪念一位叫做基特曼的传教士而命名的城市,这里是通达南非的必经之路,是一座十分有特色的小城镇。

基特曼斯胡普(Keetmanshoop)的城市风光

说到基特曼斯胡普,一定要提到这里最负盛名的植物----箭袋树(Aloidendronbarberea),这种植物基本上是一种树形芦荟,它们是这片区域唯一的高大植物。它们的表面布满一层灰色蜡质,从而降低水分蒸发和强烈的阳光伤害,它们甚至会自断一部分枝叶并且封住伤口来降低整体的呼吸作用,从而度过艰难的年份。之所以被称为箭袋树,是因为它们的树皮结实又有韧性,过去被当地的猎人当做弓箭的套筒。不过这种植物已经非常稀少,现在被严格的保护起来。基特曼斯胡普(Kidmanshoop)附近的箭袋树基本都长在风化砂岩的石头堆中,这种神奇的地貌和植物给人带来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站在箭袋树丛中仿佛身处异星。

不同生长时期的箭袋树,可以看到幼年期的箭袋树和成年树差别很大

夕阳下的箭袋树,非常异星的感觉

箭袋树枝叶的特写,可以分辨出它们其实是一种芦荟

离开基特曼斯胡普(Kidmanshoop),开始沿着B4公路向西行进,此时便要穿越非洲著名的鱼河大峡谷(FishRiverCanyon)。鱼河大峡谷是世界第二大峡谷,公里长,米深,是徒步者们的圣地。亿万年前,大量的水从此流过形成了如此壮阔的地貌,如今这里却异常的干旱,只有谷底时断时续的鱼河在叙说着往日的生机盎然。

鱼河峡谷的地貌

鱼河峡谷地貌(图片来自网络)

穿越鱼河峡谷时我们遇到的最有特色的植物当属下面要介绍的这种大戟属植物(Euphorbiadregeana),这种植物也算是名副其实的光棍树了,表面也有银色的蜡质,它们通常长在岩石缝中,在雨季的时候偶尔会长出很小的叶子,雨季过后立刻脱落。看来干旱地区的植物很多策略就是“舍”啊。

Euphorbiadregeana

Euphorbiadregeana

穿过鱼河大峡谷,就到了纳米布沙漠的南缘,这里有一座叫做科尔芒斯科普(Kolmanskop)的小镇,德国人最早买下了这里并在此地发现了钻石,一时间大量欧洲人赶到了这里,在沙漠中建设起一座灯火辉煌的城镇,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纳米比亚的独立和钻石资源的枯竭,人们各自离去,只留下一片枯寂,小镇被沙子逐渐掩埋,留下了一片荒寂的景观,时不时还有一群寻根问祖的西方游客来到这里观光。看着小镇里顽强的沙漠植物,嘲笑着人类的贪婪和转瞬即逝,它们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

被沙漠掩埋了一半的小镇

这里要介绍在小镇发现的一种顽强的菊科植物银叶离苞菊(Dideltacarnosa),菊科是一个大科,但是这种离苞菊属的植物还是震惊了我,为了适应沙漠生活,它们的叶子已经跟多肉植物一个样子,具有很厚的肉质,上面也具备了银白色的蜡质来阻止水分蒸发,但是它们花仍然骄傲的开着,在这个水贵如金的地方,如此奢侈的招蜂引蝶。这种花据说已经被一家美国花卉公司人工培育矮化后推向了市场,说不定哪一天我们在花卉市场也能看到这种来自纳米比亚沙漠的奇特植物。

银叶离苞菊(Dideltacarnosa),在如此荒凉的地方展现生命力

在废弃的建筑缝隙中绽放

离开小镇继续向西,我们来到了这趟旅程的最终目的地吕德里茨,这里依靠着港口,捕鱼和枯竭的钻石矿,勉强维持着沙漠南缘的一份文明的倔强,很多德国人在这里已经生活了很多代,他们把这里当做了永久的家园。

吕德里茨(Luderitz)小镇的海边落日

吕德里茨(Luderitz)小镇风光

吕德里茨(Luderitz)小镇风光

吕德里茨(Luderitz)小镇风光

废弃的火车站,如今已经成为一个景点

我们步行到海边,看看沙漠和大海交汇的极端自然环境还会有什么样的顽强植物,要知道想要在这里生存,不但要抵御强烈的阳光和干旱,还要抵御海水侵蚀带来的高浓度盐分。大自然不会让我们失望,我们在这里发现了番杏科婴趾玉属的植物红孩儿的脚趾(Mesembryanthemumcryptanthum没有问到英文名字,我瞎起了个名字),这种植物的如此特殊,恐怕国内的多肉爱好者见到了一定要抓狂。但是抱歉我不能采集给你们,真正的爱好者应该来大自然看是吧。

Mesembryanthemumcryptanthum

最后彩蛋,在回海边酒店的路上,看到一个外观非常不起眼的院子,门口写着“花园咖啡店”,鬼使神差的进去喝东西,发现里面别有洞天,在一个淡水非常珍贵土地又被海盐侵蚀的地方,热爱生活的店主真的造了一个花园出来。

院子非常不起眼

推开门能看到些端倪

老板的浴盆多肉组合

老板的各种天竺葵

老板无土栽培的蔬菜,沙漠的海边吃口新鲜蔬菜很难啊

老板的庭院,土壤都是花了多年时间改良过的

经过这趟旅程,我们窥见了纳米比亚南部那些神奇的植物与它们的生存情况,感叹它们每一个存在都是生命的奇迹,感慨自然的残酷与伟大。纳米比亚是很多珍稀植物的原产地,下次笔者再带大家去看千岁兰、葡萄瓮和萝藦科的神奇植物。(注:植物学名都是参照当地植物志找来的,感谢前辈的研究者们,文章和照片没有特别说明都是笔者的原创,转载请联系一下笔者。在整个调查过程中,笔者遵循当地法律法规,没有采集一颗植物,没有任何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行为)

END

编辑

西遇

重拾自然

—让科普更加科学让科学更接地气—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dehekea.com/csls/51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