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温得和克 >> 民俗风情 >> 正文 >> 正文

年芜湖市九年级毕业暨升学模拟考试

来源:温得和克 时间:2021/7/31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蕃屏周”,其所述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种姓制度

2.“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这意在说

明商鞅()

A.取信于民B.加强集权

C.严明法度D.奖励军功

3.右图所示服饰的变化反映了()

A.北方经济遭到破坏

B.服饰个性特征消除

C.等级观念越发严重

D.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4.“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四......”签署此盟书的双方是()

A.辽与北宋B.辽与南宋C.西夏与北宋D.金与南宋

5.下表为19世纪60年代重要革命或改革简表。该表反映了这一时期各国共同的时代主

题是()

A.追求近代化B.争取民族独立

C.废除奴隶制度D.崇尚自由平等

6.《中华民国国歌》︰“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对于“旧邦新造”,理解有误的是()

A.推翻清朝政府,建立中华民国

B.鼓励民间办厂,民族经济发展

C.革除旧习陋习,社会面貌焕新

D.革命任务完成,社会制度改变

7.有人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表示民族资

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此阶段是右边示意图中的()

A.1B.2

C.3D.4

8.右表是年部分省份国民党党员构成表,广东省

人数最多的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实施

B.南方经济的开发

C.国共 次合作

D.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9.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这指的是()

A.抗日战争B.人民解放战争

C.红军长征D.

10.如图是解放战争时期某战役示意图。这场战役()

A.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B.促使北平得到和平解放

C.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

D.推翻了国民政府的统治

11.某学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网络搜集到下面这组图

片,进行探究性学习。据此判断,他们探究的主题应该是

()

A.古代亚非文明B.古代欧洲文明

C.封建时代的欧洲D.封建时代的亚洲

12.西方人认为拜占庭帝国的文化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东方人却从拜占庭帝国的文化中看出希腊罗马文化的身影。这表明拜占庭文化的特点是()

A.独具特色B.保守狭隘C.兼收并蓄D.缺乏创新

13.列宁认为:年春天的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从“强攻”转为“围攻”。列宁是希望()

A.俄国资本主义复辟B.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C.重新确立资产阶级政权D.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14.“7月1日,距罗斯福做出这个古怪的决定还不到4个月,他设定的25万招聘人数的目标就己达成。全美共有近27.5万人被分配到约个工作营,既能补贴家用,又承担了大量急需解决的工程。”这个古怪的决定是指()

A.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B.推行农业集体化

C.推行“以工代赈”D.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5.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年增长速度每下降3%,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有可能下降1%。这表明经济全球化()

A.阻碍全球经济的发展B.对发展中国家有害无利

C.造成国家之间贫富差距加大D.不适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二、辨别改错(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6.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

(1)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加快了殖民扩张的步伐,年残酷镇压了委内瑞拉人民大起义。

改正:。

(2)卡德纳斯改革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为埃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改正:。

(3)年,玻利维亚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改正:。

(4)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古巴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改正:。三、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左图是朝,右图是朝,判断的依据分别是什么?(4分)

材料二:唐太宗与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唐太宗

唐玄宗

政治

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重用贤能,整顿吏治

经济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

增加科举科目,鼓励士人报考

注重文教,编修经典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2)依据材料二,归纳唐太宗和唐玄宗前期统治措施的相似之处。(2分)

材料三:年,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作为签约的一方,清朝 次使用了“中国”这一国号,而不是“大清”这一朝号,表明清朝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的主权。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3)依据材料三,指出当时使用“中国”这一国号代替“大清”这一朝号有何含义?(2分)

(4)结合以上分析,概括盛世局面有哪些具体表现?(2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过去年来,世界范国内已经发生了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移,每一次权力转移,都重新塑过了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 次权力转移是西方世界的崛起。西方的崛起进程始于15世纪,这一进程大大地加快在18世纪末期......

——据法里德.扎卡利亚《后美国世界:大国崛起的经济新秩序时代》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列举推动 次权力转移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的具体事件。(3分)

材料二:工业革命和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年之后,机器制造业的地理分布从英国和比利时扩展到了法国、意大利、俄国和日本,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德国和美国。在年,德国钢产量才是英国的五分之三,到年已经是英国的两倍。年美国钢产量比德、英、法三国的总和还要多。

——摘编自[美]R.R.帕尔默著《现代世界史》

(2)概括材料二中工业革命进入新阶段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的崛起对国际关系产生了什么不利影响?(2分)

材料三:现在,除了“中国崛起”“非洲崛起”和俄罗斯激进的民族主义外,还有“印度崛起”。这些世界大国集团正自信地重新排队......欧洲和美国不再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角色。几百年前欧洲帝国成功占领世界造成的全球失衡又慢慢恢复正常。印度和中国不是在世界舞台上首次报到,它们声称要恢复原来的位置。

——多姆尼克·约翰逊《多极化世界》

(3)材料三体现当今世界政治力量呈现出什么局面?你认为中国应该怎样做才能“恢复到原来的位置”?(3分)

四、活动与探究(12分)

19.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周年,重温中国共产党曾提出的 口号,是学习党史

的方式之一。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

中国共产党建国以来的 口号

—年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2)“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

—年

(1)“大跃进万岁”(2)“阶级斗争为钢”

(3)“两个凡是”

年以来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2)“改革开放”

(3)“发展才是硬道理”(4)“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5)“依法治国”、“以德治国”

(6)“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阶级斗争为纲”两个口号分别对应什么历史事件?两个事件分别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什么影响?(4分)

(2)请再写出年以来的两个口号(材料中除外),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6分)

(3)通过以上口号,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2分)

年九年级毕业暨升学模拟考试(三)

历史(开卷)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C

D

D

A

D

C

C

A

A

A

C

B

C

C

二、辨别改错(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6、(1)改正:“委内瑞拉”改为“印度”

(2)改正:“埃及”改为“墨西哥”

(3)改正:“玻利维亚”改为“纳米比亚”

(4)改正: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1)图一是唐朝,图二是清朝判断的依据:都城长安,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少数民族政权吐蕃等;清疆域,中俄《尼布楚条约》,将军辖区,办事大臣辖区和都城京师(北京)等。(4分)

(2)相似之处:政治上,重视人才,善于用人;经济上,重视发展农业生产;文化上,重视教育。(2分)

(3)表明清朝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的主权。(2分)

(4)表现:疆域辽阔、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家主权完整等(2分,写出两点即可)

18、(1)政治上: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经济上: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的开展;思想文化上:文艺复兴、启蒙运动(3分,每个写出一例即可)

(2)特点:机器制造业的地理分布扩展到其他地区;美德两国经济实力上升。(2分)

影响:德国崛起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矛盾激化,最终引起 次世界大战。(2分)

(3)局面:政治多极化(1分)措施:加强以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为实质的综合国力;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张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分,言之有理即可)

19、(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文化大革命(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影响: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2分)文化大革命影响: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社会和生产秩序陷入混乱,国民经济受到破坏。(2分)

(2)口号一:“一国两制”。说明:“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口号二:“科教兴国”。说明:年宣布决定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其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 生产力的思想。确立科技和教育是兴国的手段和基础的方针。(口号1分,说明2分,符合题意即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dehekea.com/msfq/7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