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温得和克 >> 重大节日 >> 正文 >> 正文

肖申克的救赎丨战胜自己性格里的弱点,

来源:温得和克 时间:2023/3/12

文丨艺术雅言

《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是我印象很深的一部电影,看过很多遍,每次都会收获与第一遍看完不同的感受:

人生就是一座监狱,监狱里面还有监狱,而最深的那个监狱则是你内心之中的绝望和沉沦。

无论何时,身处何地,只要你还活着,都不要放弃对生活的追求和信念。只有战胜你自己性格里的弱点,你最终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20世纪40年代末,小有成就的青年银行家安迪因涉嫌杀害妻子及他的情人而锒铛入狱。在这座名为肖申克的监狱内,安迪受尽屈辱,希望似乎虚无缥缈,但安迪却在鱼龙混杂、黑白混淆的牢狱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求生之道,最终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才智重获自由。

安迪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自己营造最为有利的越狱机会,他帮助监狱管理层逃税、洗黑钱,同时凭借与瑞德的交往在犯人中间也渐渐得到礼遇。但是对自由的渴望促使他即便在监狱内已经活得比较自在了,还是丝毫不放松自己的计划,朝着心中的希望和目标前进。

西方影视界曾经开玩笑地说:年是上帝想看电影的一年,因为有36部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横空出世,且都为日后无法超越的经典之作。

其中,《阿甘正传》《低俗小说》和《肖申克的救赎》在第66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提名时三足鼎立,不分伯仲。《阿甘正传》最终当之无愧地捧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等12项大奖,而《低俗小说》也以独特的环状结构和多角度叙事手法拿走了最佳原创剧本的桂冠,唯独《肖申克的救赎》因为是纯男性视角电影,涉及宗教和越狱题材,略显沉重,虽有多项提名最终却未获得任何奖项。

《肖申克的救赎》在电影的艺术性和文学性上取得了近乎完美的平衡,从电影欣赏角度来说,奥斯卡的失利和时间的考验,反倒让它背后所蕴含的人文底蕴得到了完全的展露与升华,使其成了影史上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

村上春树曾在他的小说《挪威的森林》中写到,真正的艺术,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且任何年龄段都能从中获取共鸣的。而《肖申克的救赎》正是这样,随着时间的流逝,它却在岁月的长河里历久弥新,焕发着熠熠生辉的生命力。

电影中,有一个叫布鲁克的老头,年轻时进了监狱,关了好多年。他本应是憎恨监狱,渴望逃离的,但当他得知自己刑满释放时,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为了能继续留在监狱里,一向温和的他,居然企图用举刀杀人的方式再次犯下罪行,以求在监狱中继续服刑。他出狱之后,因为一直都无法适应社会,最后郁郁而终。瑞德在得知布鲁克自杀后说:

“监狱里的高墙实在是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是体制化。”

体制化的真实会让你不堪一击,就像被圈养的动物,一旦摆脱枷锁,放逐野外,就会因缺乏必要的生存技能,遭受灭顶之灾。这很像我们说的所谓的“温水煮青蛙”,时间久了在一个环境里,你就失去了与之抗争的能力。

比如在监狱里有固定的如厕时间,影片末尾,瑞德发现没有监狱的口令,自己连尿都尿不出来,这是一件十分荒谬荒唐的事情。可见,体制化甚至可以内化到了人的身体,让你长期沉浸于表面的稳定,剥夺自我意识,对一切不合理的制度习以为常,然而,一旦在你的内心形成无形的监狱,便会扼杀一切对自由与希望的向往。

所以对渴望逃离监狱的安迪来说,想要自由,就必须先学会隐忍与谋划,忍气吞声的背后是逃出生天的大规划、大计谋。

正因如此,安迪在入狱之后,并未选择和瑞德一样尝试假释,而是和周围的恶劣环境慢慢周旋,然后找出破绽,各个击破。他原本就是一个专业过硬的银行家,所以在监狱里,他利用人性的弱点,帮助道貌岸然的典狱长洗黑钱,并且为监狱其他狱警谋取各种可以钻漏洞得到的非法收入。

他利用自己在金融方面的才华和本领,最大化地展示了自己的价值,尽可能地为自己找到一个有利的位置,从而为越狱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我们不难看出,即使在监狱之中,安迪始终也以一种高姿态出现在每个恶劣的处境之中,曾有过狱卒的毒打、混混的刁难,也有过完全绝望的时候,唯一能证明他清白的证人被典狱长暗杀,与此同时,正在承受着三个月寒如死寂的禁闭,就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依旧密谋着惊天大逆转。

所以说,安迪并非只是单纯的自命清高不妥协,而恰恰在于能认清自己所处的环境,会审时度势和谋划布局。

本片并未高谈阔论人生哲理,也无过分追捧自由可贵,而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让观众即使在黑暗的监狱生活中,也能感受到自由之光。

监狱充满了压抑和晦暗,每个犯人都如同被奴役的机器,长期丧失自由后,人就会再也意识不到这项人生基本权利的可贵。

安迪扩建图书馆,带领狱友学习、欣赏唱片,这些艺术,修养的建设,都为了重新唤起众人对于自由的意识。影片中有一场戏是安迪冒着触犯禁忌的危险,为所有囚犯送上一份充满自由气息的豪礼:在监狱喇叭里播放《费加罗的婚礼》。

优美的女声从扩音喇叭里流淌出来,狱警、囚徒们都被莫扎特动人心魄的音乐深深感染。音乐消灭了他们的阶级差别,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一样的、来自上帝的馈赠。那一刻,无论你是狱警还是囚犯,你受到的艺术感染是同样的。

安迪之所以如此重视知识文化对人的作用,是因为他深知,正是书籍、音乐、知识修养的熏陶才得以让他突破了现实的困境。

努力奋斗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本来就是件要付出努力和辛劳的事情,这个世界原本也是有着相对的公平和公正的。

你想要马甲线的漂亮身材,就必须去付出百倍的艰辛和努力去进行健身。你想要成为大学问家,就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研究精神,耐得住寂寞和冷清研究学问。你想要的购买漂亮的大房子,你就要用自己的专业素养去获得财富,而这并不轻松。你要追求某位心仪的对象,你就要努力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站在他身边时两个人势均力敌。你想要别人理解你,你就要对应有付出和爱,对方才会有相应的回报。安迪战胜的,不仅仅是这个世界的某些规则,忍受的无数屈辱与磨难,其实还有战胜了自己性格里所有的弱点,那些每一个人身上都会有的不同程度的懒惰、恐惧和自私,这是最难的。

当我们看到安迪用了20年的时间,用一把鹰嘴钳打开了逃向狱外的通道,我们每一个都会感到深深的震撼,毕竟这是太难的一件事,就是想想20年的点滴付出,估计大部分人都要放弃了,更不要说本身还带着各种惊险的复杂场面。

可是,我们还是看到了,安迪用自己全部的勇气和智慧,最后获得了自由,拥有了财富,站在世界之巅,凌驾于规则之上,或许,战胜自己对安迪来说才是拥有的真正自由。

所以,一个人最大的成功应该是打破自己内心的藩篱,拥有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而这就是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带给我的精神财富。

(全文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dehekea.com/zdjr/105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